近日,阿里巴巴旗下的大數據物流協同平臺菜鳥網絡發布《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》,這份報告由菜鳥網絡聯合了阿里研究院、北京交通大學共同參與調查,展現給外界的是一組近年來相對更具參考價值的數據及分析。目前,大多數快遞員的月入在4000元以下,4000~6000元區間的快遞員有三四成人,少數人的月入達到了6000元以上。
調查五成快遞員月薪4000元以下
據《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5年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總數為203.3萬人,他們承擔了去年全國206億件包裹的主要送遞服務。
報告還顯示,快遞員以20~30歲男性為主,近八成是農村人口,學歷以中專、高中、技校學歷較為普遍。快遞員工作時間長,近八成一線從業人員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長在8小時以上,電商促銷旺季甚至工作超過12小時。為維持站點運營和總快遞件量的限制,快遞員的日均派件量一般在10件/天到150件/天之間,極特殊情況如“雙11”期間,快遞員的日派件量會超過150件/天。
調查發現,在月薪方面,一線快遞員收入波動相對較大,從2000元到6000元各檔位都有,其中53.4%的快遞員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之間,28.6%的快遞員月收入在4000~6000元之間,超過6000元的快遞員只有5.4%,月薪8000元以上的僅有0.8%。
算賬若月入過萬每天要跑222單
從多家招聘網站看到,招聘快遞員的信息數量眾多,市場表現為對快遞員的需求量頗大。工資方面,招工單位開出的工資待遇多在3000~5000元/月。
昨日,高新區一家快遞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,報告中說的月薪2000元,在大連來說比較少見。其承包的網點有7名快遞員,其中6人為合同工,1人為臨時工,月薪都能達到3000元以上。高新區另一家快遞網點的負責人顧先生對記者表示,由于區域比較好,收派效率比較高,該網點的快遞員月收入均在4000元~5000元之間。
目前在快遞行業,快遞員的工資分為底薪加提成、只拿提成兩種。有底薪的快遞員,底薪多為2000~2500元,收件每票平均2元,派件0.5元;不拿底薪的快遞員,收件每票3元~4元,派件1元。收件提成因包裹目的地、包裹重量、空運還是陸運等因素不一而同,派件提成不受重量等因素影響,為統一價。“也就是說,如果一個快遞員負責的區域包裹量大,每天送件量能在100件以上,那么一個月的送件提成基本能穩超3000元錢。如果同時他有穩定客戶,比如淘寶網店,那月入超過4000元、沖擊6000元就不成問題。以我們的一名快遞員為例,他手里有10個做得比較不錯的淘寶網店,如按每個淘寶網店平均每月產生150元的提成收入計,他每月收件提成就至少有1500元。而在‘雙十一’之類的個別月份,快遞員的普遍月薪都能超過6000元,沖擊8000元,1萬元只在極端情況下發生。算下來,月入過萬,一天至少要送222單。”
現狀價格戰下的無序搶客
“事實上,大連地區不少快遞員的月收入突破過1萬元,但是現在卻極為罕見了。”不具名的業內人士如是透露,近幾年,國內快遞業經過幾輪集體漲價以后,快遞員的薪水反而大幅縮水。背后的主要原因則是近年來快遞業瘋狂擴張,房租、人工等成本上漲,導致終端網點利潤不斷縮水,為了爭搶大客戶,快遞員往往對客戶報低價。
2011年,國內幾家知名快遞公司接連漲價,有的以2%~4%的百分比形式提價,有的直接漲價1元-2元。這股漲價潮一直延續到2012年上半年,并演化為近年來快遞業幅度最大的一輪價格調整。而去年“雙十一”牽系,多家快遞巨頭又“串聯”上調派送費,上調幅度達到了0.5元~1元每票。“所謂派送費就是給派件員的費用。簡單來說,上調派送費是指發件網點提高給快遞員的錢,網點的營業成本上漲。派送費的上調,直接導致終端報價上漲。于是,從今年元旦開始,這些快遞公司又再度上調了對外報價,上調幅度為每件1~3元。”
“但漲價只是針對散客,對于淘寶大客戶,快遞員們不惜犧牲自己的收入作為補貼,有時為了拿下一個大客戶,不掙錢也要做。”快遞員之間無序競爭,終端網點間亦如是。激烈的價格戰,造成網點成本越來越高,盈利能力大不如前。“四年以前,送一份快件的毛利可以達到15%左右,現在普遍只有5%~6%。作為一名承包商,我每天凌晨五點就出發去大連中轉中心提貨,晚上經常忙乎到九點、十點才能閑下來,這樣起早貪黑,一個月也就萬八千元的收入,其實挺沒勁的。”顧先生嘆道。
快遞網是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快遞查詢平臺之一,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快遞物流等行業資訊。大家可以通過添加微信號"kuaidicom"或查找公眾號"快遞網"進行關注,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!